与国内一些专业的讲解酿造技术的书籍不一样的是,这套丛书以啤酒四大原材料为研究的对象,分别著书讲解,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爱好选择性阅读,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想了解酒花,那么啤酒花这一本书就足够你学习一段时间的,并不会因为只选择读其中一两本而造成割裂感,当然如果你有精力和能力的话,4本都阅读了会学到更多。
其实这套丛书很早前就已经在国内流行,很多先驱从亚马逊购买原版书籍,不过碍于语言问题,接触的人还是少数。随着国内精酿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阅读这套丛书的中文版,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其实国内早就已经有人在做这件事。安益达从2016年开始就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一起着手引进这套丛书的国内版权,并组织翻译团队。经过近3年时间的准备,这套丛书终于在今年5月份的上海CBCE展会上首发。
我们都知道,语言因素导致了国内大部分读者与这套丛书无缘,所以翻译就显得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读者的体验,为此安益达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在翻译团队上的组建也倍显用心,既需要对原版书中的专业词汇进行翻译,又要让文字没那么机械枯燥,给读者持续阅读的动力。
这套丛书中文版的翻译团队中,有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还有资深的相关企业从业者及精酿爱好者,多元化的翻译团队不仅保证了这套中文版丛书专业度,而且在易读性上也很高。
主翻团队在发布会现场
除此之外,我们也还要感谢安益达以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没有他们的努力,也不可能将这套国外优秀丛书带到国内。
(左起)翻译委员会副主任张炜、主任马长伟、齐鲁工业大学教授崔云前、安益达负责人汤丽莉。
据翻译委员会副主任张炜介绍,当初在购买这套书的版权时,由于国内某家出版社也想出版该书,所以他们在版权费上还多增加了一些预算。这套中文版丛书在国内的零售定价是80元/本,4本套装是224/套。
今年五月在上海CBCE的签售会现场
”我们并不指望靠这套书赚钱,安益达在行业内多年以来受到大家的支持,我们也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作为回报,或者说是一件公益的事。这套书我们盯了很长时间了,并找到了中国农大啤酒方向的博士生导师马长伟教授,经过对四册书通篇阅读后,马教授也认为应该让这套好书有中文版,于是欣然接受了主译这个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当我们向轻工业出版社提出把这套书引入国内的想法时,也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因为我们双方是抱着一个同样的态度。轻工业出版社在酒方面出版过不少优质书籍,而这套书的原版也得到了他们编辑的认可,这种高质量的书籍应该让国内更多人读到,所以我们一拍即合。“安益达负责人汤丽莉在说到出版这套书的故事时这样说到。
虽然你所需要的关于啤酒的知识不可能100%地出现在这套从书中,也许你不可能100%地都能读懂这本书的内容,但它总有你需要的东西,而且肯定还是你迫切需要的。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李亦兵
让我们从啤酒中最基本也是最复杂的成分开始:水。
啤酒是由将近90%的水组成的,因为水的矿物质组成在世界各地差异很大。所以水有助于定义啤酒的区域风格,比如使用软水酿造的皮尔森,或者使用硬水酿造的英式苦啤。
两位作者并不回避酿造水的高级化学方面。钙、镁、硫酸盐、磷酸盐、钠、钾、汞、氟化物、铅、铁和许多其他化学元素在它们对酿造水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
在这本书中有大量的篇幅讲述酿酒厂如何调整他们的用水,以适应各种风格的啤酒。当然初学者仍然可以从这本书学到很多,关于水来自何处、如何阅读水报告、如何解决酿造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废水等等。
《水》册翻译人员
杨江科:武汉轻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生物工程、生物酶基因资源的挖掘、分子改造以及农产品的生物催化转化等领域。
杨禹: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水质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饮用水及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膜组合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纳米改性膜制备处理水中微污染物。
这是一本伟大的书,任何人都着迷于这种小真菌。
在啤酒史上,人们对酵母的认识时间最短,发酵一度被认为是“上帝的行为”。1516 年颁布的德国啤酒纯度法(Reinheitsgebot),只包括啤酒的三种成分:水、麦芽和啤酒花。酵母在啤酒中的作用直到 19世纪中叶 Louis Pasteur确定酵母是一种活的有机体时才被发现。
这本书从酵母细胞的生物化学分解开始:其结构、遗传学、新陈代谢和生命周期。这是关于酵母如何产生酯,杂醇,双乙酰和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的后续行动。
这本书的很大一部分是致力于培养,妥善处理和储存酵母。对于想要建立自己的酿酒厂的高级酿酒师来说,有关于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酵母培养实验室的信息。
《酵母》册翻译人员
马长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啤酒酿造科学与技术。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二届中国肉类加工业十大杰出科技人物等。
李知洪:高级工程师,现任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俗话说:“没有大麦,就没有啤酒”。
这本书从 Harry Harlan 的故事开始,Harry Harlan 称之为大麦的“印第安纳琼斯”。Harlan 在记录世界各地种植的大麦的起源和遗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广泛前往研究谷物,并积累了大量的样本库,数量超过 5,000。
作者讨论了麦芽的历史以及将大麦转化为麦芽的各种过程。在书中宛如参观一个制麦屋并了解如何制作特种麦芽。
这本书包含了各种麦芽家族的广泛部分,以及每种麦芽家族如何影响啤酒的味道。麦芽化学和大麦生物学都有专门的章节。有关于正确的麦芽处理,研磨和储存的信息。以及在美国商业上可获得的完整麦芽列表。
《麦芽》册翻译人员
杨智:毕业于扬州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现为永顺泰麦芽集团有限公司麦芽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广州麦芽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CNAS认可实验室)精密检测室负责人,CNAS授权签字人。
杨平: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大麦种质资源、广谱抗病性资源和分子机理研究。
贾巍:精酿啤酒资深爱好者(英文奇佳)。
啤酒花应该是每个爱好者最喜欢的部分
这本书增加了我对这种植物的了解。作者讨论了啤酒花植物的各个方面。他从这种植物的历史以及它是如何取代Gruit(在啤酒花被发现前一种用于啤酒苦味和调味的草药混合物)作为啤酒的主要成分开始讲起。
从那里,他讨论了啤酒花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中所含的化合物是如何引起各种香味的。啤酒花中的α酸如何导致啤酒的苦味。其中也有关于如何种植和收获啤酒花的。
接下来是大量的啤酒花品种及其特性列表,有关干投啤酒花的信息会导致各种干投啤酒花对啤酒香气的影响。这本书还教导如何发现变质的啤酒花。最后还有许多著名品牌介绍和他们的啤酒配方。
《酒花》册翻译人员
崔云前:齐鲁工业大学中德啤酒学院技术中心副教授。主编有《微型啤酒酿造技术》《啤酒风味老化化学》《现代啤酒工艺技术》《啤酒酵母与工厂卫生》等。
更 多 推 荐
自酿啤酒圣经
约翰·帕尔默
How to Brew 就像酿酒师是最好的伙伴。在美国精酿啤酒革命开始以来的30多年里,出现了无数的酿酒书籍。然而,没有人达到了How to Brew 的地位,它是彻底的、全面的、完美的体系。
如何畅享啤酒
约翰·霍尔
这本书里并没有太多高深的酿造理论或者是已经离我们已经太久的那些历史故事,不论是啤酒行业从业者,亦或是刚刚接触精酿的年轻人们,他们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他们想要的或者感兴趣的一些东西。就把它当做一杯啤酒吧,阅读它会像是喝一杯啤酒那样,总会有些新发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